一、防范校园贷
校园贷款的套路
ü “低利息”并不可信
目前网贷平台多数产品的年化借款利率在15%以上,所谓的“低利息”并不可信。0.99%月利率是营销把戏,学生容易“上当受骗”。
ü 越便捷,越易变“劫”
有的贷款很便捷,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,有的同学碍于人情关系等原因,用身份证替别人办贷款。这种行为风险很高,因为一旦对方无力还款,剩余的债务就由“被”办理人独自承担。
ü 一旦逾期,催款“全方位”
有些案例中,一旦学生贷款还不上,网贷平台并不会通过正当途径追款,而是采用给父母、亲友、老师群发短信、在校园里贴大字报,甚至安排人员上门堵截等威胁恐吓的手段向学生催款逼债。
ü 易诱发其他犯罪
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“高利贷”诈骗学生抵押物、保证金,或利用学生信息搞电话诈骗、骗领信用卡等。
防范校园不良借贷:别轻易相信借贷广告,树立正确的消费观,提高自我保护意识,学校和老师要密切关注,加强监管查处。
二、防范电信诈骗
电信诈骗套路
ü 假银行短信
以银行或银联名义,发送借记卡商场消费或借记卡账户信息泄露等虚假短信,诱骗持卡人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后,假扮银行工作人员,以“账户升级”等理由,诱骗持卡人通过ATM或网上银行将存款转至某银行卡账户。
ü 假退款电话
以政府机关、电力公司、电信等单位名义,编造退还税款、水电费、电话费等理由,直接打电话或者通过录音电话,诱骗持卡人通过ATM转账,将钱划到其他账户上。
ü 假销售短信
以出售廉价商品或违禁物品为由,诱骗持卡人汇款至某银行卡账户,并谎称未收到汇款,要求持卡人再次汇款,骗子始终不露面。
ü 假中奖短信
以中奖为由,骗取身份信息、借记卡账户信息及密码,然后利用上述信息登录网上银行,以转账方式盗取持卡人的存款。
防范电信诈骗,要做到三不两要:一是不轻信、不透露、不转账,要多方求证,要及时报案。
下一篇:没有了